添加:
1965-12-18
导演:
李行
主演:
唐宝云,葛香亭,武家麒,欧威
备注:
正片
简介:
林再田(葛香亭 饰)收留了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的小月(唐宝云 饰),靠着自己养鸭的好本事一手拉扯小月长大。一直以来,小月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,以为林再田便是自己的亲生父亲。某日,小月的表兄朝富(欧威 饰)找到了林再田,以小月生父的一封遗书威胁林再田,向其勒索巨额财产,否则就要将小月的秘密公之于众。 最终,小月还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,为了不拖累林再田,她决定跟随朝富。在朝富夫妇的怂恿下,小月开始学戏,两人只将她当做摇钱树,这让小月苦不堪言。为了资助小月,林再田卖掉了自己养的鸭子,将钱送给朝富,希望他善待小月,朝富因此良心发现。
添加:
1969-12-05
导演:
李至善
主演:
武家麒,张美瑶,田野,魏苏,魏莱,孟涤尘
备注:
HD中字
简介:
耿青和袁如玉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。袁如玉美丽端庄、温柔贤惠,耿青武艺出众、一表人才。他们生活在山里,日子过得幸福。不过耿青觉得一身武艺没有用武之地,渴望可以凭借武艺博得功名利禄,带给如玉更幸福的生活。当他得知节度使洪杰正在招募近身卫士,认为机会来了,于是告别如玉下山投靠洪杰。一转眼过去两年,耿青凭着一身出色的武艺得到洪杰的赏识。为了能够尽快升职,他自告奋勇缉拿偷走王者神剑的大盗王雄。王者神剑是练武之人梦寐以求得到的上古利器,不仅如此,王者神剑的隐身剑法更是可以杀人于无形。耿青如果可以为洪杰得到王者神剑定是大功一件。
添加:
未知
导演:
宋存寿
主演:
Hsiang,Li,秦汉,衣依,Tung,An,张冰玉,Shin-Kuei,Chang,Ting,Chao,Yung-Hsiang,Chin,Chung-Lien,Chou,乾德门,Yung-Yung,Tang,邓珏人,庹宗华,Chien-Chiao,Wang,武家麒
备注:
HD
简介:
主人公朱青茂(秦汉 饰)在童年时目睹母亲的不忠行为,导致他对母亲产生深刻的忌恨和愤怒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青茂离开家庭,寻求庇护和支持,最终找到慈祥的吴伯母。母亲多次试图修复与儿子的关系,但青茂一直回避,导致他的内心充满了怀疑和憎恨,特别是对女性。
然后,青茂终于受到吴伯母的劝导,决定去旅馆会见母亲。在那里,他误以为母亲再次与另一男人通奸,但最终误会被解释清楚。然而,尽管误会得以解除,母亲也因为这个事件再也不愿意与儿子见面。最后,经过一系列波折,青茂完成了学业,准备去成功岭接受培训。母亲前来送别,但在火车站的月台上,母亲却突然被一辆车撞倒。
添加:
1966-10-21
导演:
李行,李嘉,白景瑞
主演:
常枫,葛香亭,崔福生,葛小宝,王菲,陈国钧,王宇,潘洁漪,宗由,王倩,丁强,唐如韫,柯俊雄,王戎,苗天,马骥,江明,古军,吴燕,薛汉,魏苏,傅碧辉,孙嘉琳,万杰,韩苏,韩江,王复蓉,武家麒,唐宝云,杨奎玉,张允文,徐一工,冯海,戴良,蔡慧华,洪化郎,张亦飞,李端,梁燕民,香菱
备注:
正片
简介:
敘述戰國時代,齊國的田單運用戰略戰勝燕國,收復山河的史實。燕國地處東北,在燕王噲時,國都曾被齊國攻下,到了時,強憤圖強,禮聘賢才,並以樂毅為將軍,使燕國軍事力量強大起來。後來燕國聯合各國攻打齊國,幾...
添加:
1970-07-30
导演:
白景瑞
主演:
柯俊雄,张美瑶,祝菁,武家麒,李湘,韩苏,高幸枝,葛小宝,孙越,太郎,徐宝麟,崔福生,王宇,杨奎玉,游娟
备注:
已完结
简介:
剧情简介: 台湾南部小镇上,有个女子乐队,每天为婚丧嫁娶演奏,收入甚微。队员桂枝貌美聪慧,因家境贫困,到乐队吹奏乐器。乐队队长老猴子暗恋着她。乐队老板娘的侄子阿郎,长得英俊潇洒,不务正业,被不少女人追逐。他常到乐队与女队员厮混。老板娘不喜欢他,桂枝也瞧不起他。一次,桂枝看到阿郎为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, 将一个女人送给他的汽车和衣物退还,遂改变了对阿郎的看法,两人开始恋爱而且有了孩子。但终因阿郎的不负责任,桂枝在伤心之余只好答应五 十多岁的老猴子的求婚。老猴子为桂枝还清其父母借老板娘两万余元的债务。不料一次桂枝偶遇阿郎,又重新燃起恋情,两人相偕到高雄谋生。阿郎开始洗心革面,力图负起养家的责任,但苦于无—技之长。为了糊口, 他摆起了西瓜摊,却被取缔。一气之下,他把西瓜摊砸个稀烂。几经波折,婚姻陷于绝境。最后他找到一份驾 驶货车运猪的工作,日夜冒着生命危 险开车赚钱。桂枝担心他的生命安全,以离开他作威胁,要他辞掉运猪的工作。阿郎不肯。桂枝坐火车上台北的那一晚,目睹阿郎驾驶运猪车欲超越火车而在车祸中丧生的惨景,痛不欲生。 获 奖:台湾中国影评人协会评为1971年最佳国语片第二位,同年获第九届金马奖最佳技术特别奖 《再见,阿郎》导演:白景瑞 1970 在尚未解严之前的年代,敢设法突破重重关卡,把陈映真的小说《将军族》搬上银幕已是异数。导演白景瑞将其意大利留学经验中的“喜剧”部分放弃,全然发扬“写实”的层面,非常深刻而有力道:一边镂刻底层小人物的相濡以沫,颇富30年代写实传统遗绪,一边又能对台湾60年代民风详加捕捉(例如本省人外省人的和睦相处,以及农业转型时期盛行的“赛车送猪进城”),可视为生活版的历史长卷。